60-105日齡青年雞如何合理限飼?
2020-07-31
有經驗的老蛋雞養戶知道,現在養蛋雞與十年前養蛋雞有所不同,現在的養殖模式下,
青年雞只生長快、飼料營養高、蛋雞苗的活動空間變小,使得育成雞體脂肪大量沉積而過度肥胖,這對于產蛋后期的生產性能是非常不利的。
縱觀整個飼養周期,青年雞的體重增長最快,蛋雞1/2的體重都在青年期完成,正因如此,青年期也是雞群易沉積脂肪、體重超標的時期。
為了避免青年雞因過度肥胖影響蛋雞后期產蛋,要通過“限飼”來人為的控制青年雞的體重。那么,“限飼”對青年雞有何重要性?如何對青年雞合理“限飼”?
雞群“限飼”的重要性
提高雞群整齊度。合理的“限飼”能控制體重增長,能減小個體間體重的差異,使雞群體重標準化,提高雞群的整齊度,實現蛋雞的集中管理。
與此同時,整齊度高的雞群,性成熟能同期化,并與體成熟同步,可實現集中開產,全程產蛋量高。
提高生產性能。適宜的體重對蛋雞產蛋十分重要, 體重過大的蛋雞,會影響到開產蛋雞的產蛋性能。
過度肥胖的蛋雞,一方面會因脂肪過多影響蛋殼腺的分泌,使得鈣分泌不足,薄殼蛋和軟殼蛋增多;
另一方面,脂肪過度沉積會使蛋雞翻肛時間延長,脫肛和啄肛雞增多,生產效益低下。
通過對雞群進行“限飼”,可以使雞群體重控制在適宜的范圍內,提高蛋雞的產蛋性能。
節省飼料。
雞在自由采食狀態下,常常會過量采食,造成飼料浪費,加大飼養成本。限飼的雞采食量比自由采食量少,可節省10%-15%的飼料。
雞群“限飼”的方法
一般來講,蛋雞從6-8周齡開始限飼,18周齡后根據標準飼喂量喂給,限制飼喂的方式包括采食量的限制和營養水平的限制。
限制采食量
限制采食量來控制雞只的增重速度,規定雞只每天、每周或每個階段的用料量,具體可在飼喂全價料的基礎上,減少日飼喂量或限定飼喂次數和飼喂時間,一般按照自由采食量的85%-90%來供給飼料。
有兩種方法限制采食量,第一,把全天的飼喂量在早晨一次喂給,吃完為止;第二,把一周的總用量分6天喂給,停喂1天。
限飼期間,必須要有足夠的料槽和飲水乳頭,確保80%的雞能同時采食,20%的雞能同時飲水,避免部分雞只因采食不到料水,影響雞群的生長發育和整齊度。
與此同時,提高雞群的消化能力,可在飼料中添加砂礫,8-12周齡每只雞給中粒砂8克,12-20周齡每只雞給中粒砂11克。
此外,限喂必須與控制光照相結合,在限飼期間,切不可增加光照時間和強度,以免刺激開產過早,對今后產蛋不利。
為檢測限料效果,定期稱重,隨時調整料量,如超重1%則減料1%,如低于標準1%則增料1%。
限制營養水平
限制飼料的營養水平,即降低飼料中蛋白和能量的含量和比例,一般采用低能量、低蛋白的飼料,如減少飼料中的魚粉、骨粉、玉米的含量和比例,增加麩皮、葉粉的含量,以到達限制生長、控制體重的目的。
而飼料中維生素、礦物質、微量元素等應充分供應,以滿足機體骨骼、肌肉的生長發育。一般來講,限制營養水平時,7-14周齡日糧粗蛋白質含量控制在15%,代謝能11.506兆焦/千克;
15-20周齡蛋白質含量控制在12%,代謝能11.297兆焦/千克。
雞群“限飼”的注意事項
并不是所有商品蛋雞都要限飼,如一些體況比較輕盈的白羽蛋雞不建議進行限飼,否則會影響到其正常的生長發育;而對于體型偏大的商品蛋雞進行限飼,能到達良好的效果。
限飼前應淘汰病雞、殘雞、弱雞,并根據不同品種的飼喂標準、體重標準等要求制定好限飼方案。
限制采食量時,要保證每只雞都有一定的采食槽位,防止因采食不均造成發育不整齊;限制營養時,飼料能量、蛋白可降低,但是維生素、礦物質、微量元素等應充分供應,否則會機體骨骼和肌肉的生長發育。
定期稱重,隨時調整料量,如超重1%則減料1%,如低于標準1%則增料1%。當氣溫突然變化或雞群出現疾病、免疫接種或轉群時,應暫停限飼,待雞群恢復正常時再進行限飼。